淺談心血管疾病與飲食
前美國總統柯林頓旋風訪台,掀起許多話題,有些人爭睹他的明星丰采,有些人討論他到底來台幾次或乾了幾杯紹興酒;而也有許多人注意到他的飲食三不政策:不吃紅肉及有殼海鮮,不吃巧克力,不喝本地的水。眾所週知,柯林頓患有心血管疾病,並且曾接受心臟血管繞道手術,這裡就來簡單談談心血管疾病以及與飲食的關係。
心血管疾病簡單地說,就是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脈因為硬化狹窄甚至阻塞,而造成血管供應心肌的氧氣及養分不足而產生的疾病,如果已經阻塞,就會造成大家耳熟能詳的心肌梗塞。有許多危險因子會造成心血管疾病,包括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症、抽煙、肥胖、缺乏運動、年齡(大於45歳的男性及大於55歳的女性)、早發性心臟病家族史(男性家人小於55歳或女性家人小於65歳發生心血管疾病或猝死)等。其中年齡及家族史都是無法克服的,其它除要戒煙外,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血脂、肥胖...等,則可以加以控制。
而控制的方法,除了遵照醫師指示服藥外,重要的是需要適當的運動與飲食控制;在運動方面,原則上建議每天可做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有氧運動。例如游泳、慢跑、騎單車、爬山等,讓運動後能達到一個目標的心跳數,算法是(210-年紀)X70%,比如60歳的人(210-60)X70%=105,運動後可以達到心跳每分105次,即可達到符合他的最適當的效果。另外飲食方面則有許多注意事項,例如低塩(吃太鹹與血壓高有關),低油脂,低糖的飲食習慣,少吃油炸、肥肉、內臟等食物。
想當然爾,身為前美國總統,曾是世界最有權力的人,一定有很專業的醫療團隊為其健康把關,這裡就針對柯林頓的幾個飲食禁忌稍作說明:
首先,他不吃紅肉及有殼海鮮,這可能牽涉到膽固醇的問題,以下簡單介紹幾種食物的膽固醇含量作為參考,(以下單位為每100公克食物的膽固醇毫克數)紅肉部分:牛瘦肉約90、豬瘦肉約88、羊瘦肉約100,相對的白肉就較少,肉雞雞胸肉約57,但雞蛋則有504,蛋黃則高達1482;至於有殼海鮮類,如蝦子約為200,而一般魚類則多半不是很高,如鮭魚約為35;以上就是柯林頓不吃紅肉及有殼海鮮的原因,不過在此提醒,膽固醇含量最高的是內臟類,如雞肝為358、豬肝為438、而豬腦更高達2074,位居榜首。
關於飲水部份,他要求飲用美國廠牌的礦泉水,可能是對水質的品質要求,也可能是擔心水土不符。
至於巧克力部份,其實巧克力的評價兩極,但一般來說,它是一個高脂肪、高糖食物,過多的脂肪和由糖分轉化的脂肪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原因;而巧克力中的大量糖分吸收快,對血糖影響劇烈,不利於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。另外,巧克力也含有較多的草酸,會干擾人體對鈣、鐵、鋅等必需元素的吸收。
以上簡單說明了柯林頓飲食的三不政策。接下來概要介紹一下,一旦發生心血管疾病的處理方式:發生心血管疾病,如果是急性心肌梗塞,一定要在12小時的黃金時間,緊急實施冠狀動脈擴張術或者給予血栓溶解劑的治療,所謂「時間即心肌」,時間拖越長,則心肌壞死越多,狀況愈惡化,另外一種介入性治療則是柯林頓總統的心臟血管繞道手術,就是將自己的腳部靜脈取出或者取用左內乳動脈,接到心血管阻塞的遠端,避開阻塞部分,讓血液能順暢的供應至心肌細胞。
近來因為氣球擴張術的進步,以及血管內支架的使用,降低了施行繞道手術的比例。李前總統赴日本求醫,即是血管內支架治療的成功案例。
近來氣溫驟降,寒流一波波來,對心血管患者是一大考驗,提醒有胸悶,胸口壓迫感的患者,僅早尋求心臟專科醫師的診治,通常症狀一旦產生,多半已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心血管狹窄,您絕對不可大意! <回上一頁>